一、實踐過程
以“音樂”學科為主,融合美術、舞蹈、戲劇,設計了“傾聽大自然的聲音”跨學科主題單元教學,共三課時。素材上,選擇了三首歌曲:《布谷》、《頑皮的杜鵑》、《森林狂想曲》。整個單元的三節課教學,采用“戲劇”學科中“編演故事腳本”的方式,選定主人公“樂樂”、動物等幾個角色,用線上表演視頻(主人公“樂樂”)以及線下表演(學生表演動物“音效”)將單元教學內容、教學活動進行串接。
圖1 跨學科、數字化、核心素養關系模式
(一)“信息技術建模” ——創設情景,構建評價
一是依托信息技術,根據教學目標創設情景。根據本主題設定的教學目標創設了一個“人與動物、大自然相處”的故事情景,圍繞“樂樂”和小動物的相處展開。通過模仿、畫畫,我們不僅了解了它們的聲音外形,更是通過對其叫聲音高的模仿和探索,驚喜地發現作曲家吳金黛創作的《森林狂想曲》的旋律竟然來源于小動物。因此,意識到小動物才是天生的音樂家,人類的很多靈感來源于它們。通過和小動物從而引導學生思考“人與大自然和諧共生”的道理。
圖2 情景介紹
二是依托信息技術,根據核心素養構建評價。筆者以本主題教學目標的達成,核心素養的落實建構了評價,用“問卷星”通過前測、后測反饋學生情感、態度價值觀的變化。通過師評反饋學生學習過程中對學科知識、技能的掌握情況,以及是否能夠運用所學進行創編、表現,通過生生互評反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度以及協作能力。
(二)“藝術表現要素相系”——學科融合,形成能力
一是音樂與美術融合。在本主題第二課時的教學中,將“音樂要素”與“美術要素”進行關聯,借助“美術”的具體性輔助理解抽象的“音樂”,進而讀懂“音樂的語言”。在對比兩種藝術要素的過程中,學生不僅理解了“美術”的線條、色彩、形狀等等是有情緒的,也理解了“音樂”的節奏、音色都是對于情緒的表達。
二是音樂與舞蹈、戲劇融合。在第三課中,我融入“戲劇”、“舞蹈”,學生通過分角色模仿動物的叫聲,用動物的叫聲配合肢體語言進行“語言交流”來感受“音效”在音樂中的作用。通過用不同的舞蹈動作表示《森林狂想曲》的3個性格不同的主題,加深對3個主題的記憶,從而了解樂曲的結構。
二、實施成效
全班 42 人,對比第一課前測,100%的學生對音樂與大自然關系的認知有了提高。100%的學生能夠積極參與課堂,能夠準確的把握情緒,并對音樂做出合理的想象,能夠用美術和舞蹈律動的方式進行綜合表現。100%的學生能夠用動物聲音的音高創編簡單旋律。100%的學生能夠聽辨3個主題旋律,95%的學生能夠獨立聽辨主題出現的完整順序。95%的學生能夠分辨《森林狂想曲》中竹笛和小提琴的音色。
作者:朱砂
來源:2023年度智慧教育優秀案例